估值25亿的网红餐饮一夜崩塌,只因与外卖平台“为敌”?

zzhs0d61a

时间 2024年5月4日 预览 15

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64606838370894363/

原创 2024-03-15 23:00·红餐网

#精品长文创作季#网红餐饮“黄太吉”一夜崩塌,败光2个亿。创始人亲自复盘:战略误判,不自量力,与所有外卖平台“为敌”。

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何沛凌;编辑:洪君。

12年前,煎饼品牌“黄太吉”横空出世,一个煎饼摊,月流水可以做到150万+,堪称疯狂。因为打法超前、业绩出众,黄太吉备受业内外追捧,前后累计融资超3亿元,估值25亿,成为现象级的初代“网红餐饮”。

煎饼店老板赫畅,也因此被送上中国第一代创业者「教父」的位置,一时间风头无两。

然而短短5年后,黄太吉却在一夜之间“崩塌”,资金链断裂、裁员千人、批量关店、债权人上门讨债、创始人上失信名单……

黄太吉为什么突然一败涂地?外界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因为产品“不好吃”,体验不好;有人说是仅靠营销术上位,红得快死得快;也有人说是因为盲目创新,多品牌运营失败……

前不久,退网5年的赫畅高调宣布回归,亲自揭开了黄太吉的崩塌之谜。赫畅坦言,真正为黄太吉招来“灭顶之灾”的是关键时刻的战略误判:把所有外卖平台从友商变成了对手,和所有平台博弈,犯了不自量力的大忌。

黄太吉败光2个亿,

只因与外卖平台“为敌”?

“黄太吉的失败,不是因为好不好吃,而是我在关键时刻,做出了不可原谅的战略误判。”赫畅在回归长文《赫畅|我42岁,从25亿到退网5年后的再次归来》中写道。

他坦言,这个“关键时刻的战略误判”就是选择自建外卖平台。

2015年,黄太吉掉头做精品外卖平台,不仅花费巨资,自建外卖厨房、外卖工厂店、骑手团队,还开发了黄太吉外卖APP平台。

在赫畅看来,这一步棋为黄太吉招来了“灭顶之灾”。

据媒体报道,2015年时黄太吉在北京国贸附近有四家门店,每天四家店的外卖订单总量是1000单左右,产能已经接近天花板。于是,赫畅萌生了开“外卖工厂店”的想法,将外卖业务从门店剥离出去,成立单独的外卖店进行统一管理,从而提升门店堂食和外卖业务的效率。

接下来,赫畅迅速推进黄太吉外卖工厂店的建设,2015年7月到10月,短短3个月就在北京共开出了10家店。

与此同时,黄太吉开始花费巨资打造外卖平台的软硬件生态,建立了自己的配送标准。为了更好地推出外卖爆款单品,黄太吉还提升了标准化工艺,采用标准化装备,构建了一条标准化供应链。

公开资料显示,得益于自主研发的外卖APP,黄太吉可以从一体化多平台订单的数据接入,整合所有流量平台的订单;外卖员可以通过APP接单、找地址、评价打分等;通过第三方配送平台的后台数据,黄太吉还能查看被延误的订单集中区域,然后定点开设工厂店,按需配置产能部署。

根据赫畅当时的构想,凭借“移动化联网+外卖餐饮”的模式,黄太吉将跳出传统餐厅的桎梏,成为一个借助自身外溢产能优势吸引多方优质品牌进驻,链接生产端和消费端的平台。“黄太吉如今想做的事情跟小米一样,在餐饮行业里把产品的供给能量变为成本最低,然后让大家进驻。”

然而,现实并没有按预期推演。

据赫畅自述,“一夜之间,黄太吉被所有外卖平台集体下架。”

“有一天中午12点,我发现黄太吉的外卖派单系统,怎么还没响呢?数据怎么不跑呢?外卖员都在店门口闲着。我一看后台,一个订单都没有;再一看,坏了,店没了。”

彼时,黄太吉每天的外卖销售额在100多万元,外卖收入在总收入的占比高达70%,失去外卖派单后,黄太吉失去了用户和流量,现金流迅速断掉,遭遇千人裁员、批量关店的噩梦,濒临绝境,最多时欠银行和供应商几千万债务。

虽然赫畅很快“回心转意”,于2016年与平台合作共建餐饮外卖链,

Copyright2023小老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