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半个世纪揭秘底层华人移民现状:在古巴,有华人血统是荣幸的

zzhsa69ad

时间 2024年5月4日 预览 22

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64606838370894363/

首发·探秘历史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彭乙彬

编辑|t


引言

在18、19世纪,我国的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的华人移民,这些华人大多是收到战乱的影响,选择背井离乡,去往异国他乡打拼。作为最底层的华人,这些人如今过得如何了?摄影师刘博智,用他半个世纪的镜头,为我们揭露了这些人的现状。

还让我们知道了这些华人,对待中国的态度。

一、古巴华裔的回乡之路

在刘博智的拍摄当中,有一个名叫吴帝胄的老人,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在这个古巴老人的家中,处处可见中国的传统文化,他出生在古巴的唐人街,也曾经五次来过中国。刘博智曾经数次拜访吴帝胄,也发现了他对中国深深的眷恋。

81岁的吴帝胄在2014年,第一次踏上了父亲吴国祥的家乡,第一次看到了属于中国人的房子。在刘博智的照片中,吴帝胄的客厅里还挂着一个“关公像”,可见他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吴帝胄的父亲来自广东新会,年轻时来到了古巴哈瓦那。

为了养活自己以及给家中寄钱,吴国祥做过很多工作,后来又娶了一个西班牙的太太,生了几个孩子。吴帝胄说自己从小是在海边港口长大,那里有许多中国人,吃的都是中国的传统食物,父亲会教他新会方言,给他描述家乡在哪里,长什么样子。

他的父亲也一直没有入古巴的国籍,就是希望有一天还能够回到中国。终于在1973年,吴国祥家中无钱,只留下了一只表,自己独自带着几瓶酒回到了中国去世。吴帝胄的心中对中国一直有着深深的渴望。

刘博智在与吴帝胄的相处中,感受到了古巴华人对于中国的眷恋,几乎每个华人或者华人后代,一提起中国便会落泪。值得一提的是,在古巴,起初华人被称作“唐人”,刘博智希望能在古巴,寻找到仅存的那么几个唐人。

在他认识吴帝胄之后,他无疑是兴奋的,二人也很合得来。在十年当中,刘博智曾经六次来到古巴,用相机去记录这里华人的一点一滴。刘博智回忆,自己有一次去了古巴东部的一个小镇,正在吃着早饭,这时一个民宿老板问他,你是不是中国人。

当刘博智回答是的时候,民族老板掏出了一张非常破旧的小照片。民族老板回忆起照片上的人,让他十分感慨,这个人是他的父亲,但又不完全是。他其实是母亲和古巴人所生,但是生父不管自己,于是母亲就嫁给了这个唐人。

在老板的心中,这个华人才是自己真正的父亲。刘博智按下快门,记录这一刹那,尽管民族老板是古巴人,但是他的心中更偏向华人。2014年4月的时候,刘博智决定帮助吴帝胄回到父亲的家乡,于是他根据照片上的线索四处搜寻,终于找到了吴国祥当年在广东的亲戚。

随后在他人的资助之下,吴帝胄终于来到了中国,而他的妻子刚刚过世不久。吴帝胄在广州,见到了自己最小的姑姑,比起自己都小了20岁,但是他很快就在血缘当中,感受到了亲近。他走在广州的街头,看到中文字,听到中文歌,哪怕听不懂,也很入迷。

这些古巴华人其实从心底里认为自己是中国人,而刘博智在走访古巴的过程中,深刻的发现,这些古巴华人,尽管不会说中文,但是他们对自己拥有中国血统是非常荣幸的。每个人,都深深的怀念着自己的祖先。

二、刘博智:用半世纪寻访华人的摄影师

刘博智来自香港,他生于1953年,在香港出生,却在美国长大。在上世纪70年代时期,刘博智开始关注和拍摄华人移民的相关题材,如今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在刘博智的镜头下,这些华人或者说唐人,才是真正的主角。

他会特意去关注当地华人的生活状态,或者说是怎么来的?刘博智常常问,人为什么要离开家乡?我们中国人讲究落叶归根,那么这些移民的华人,他们当年到底是经历了什么,才会选择离开了自己的家乡,来到了这些陌生的地方呢?

刘博智拍摄的第一个华人,名叫梁亚三,是在美国的旧金山。梁亚三家中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来的,他们辗转东南亚,最终才来到美国。在旧金山的唐人街,刘博智见到了许多华人,也见到了和传言中不同的唐人街。

这里的华人大多过着并不富裕的生活,甚至是凄惨。在梁亚三的家中,他们唯一带走的是自己的祖先牌位。梁亚三和妻子住在很小的房间里,他们的晚饭桌子就是平时坐着的板凳,厨房是昏暗破败的,还有许多上了年纪的人,都住在这里。

这些华人大多都是单身,在海外赚的钱,再寄回给家中。刘博智还发现,这些华人家中

Copyright2023小老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