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儿童“困”在智能手表里?

zzhs93c03

时间 2024年5月13日 预览 21

转载:https://new.qq.com/rain/a/20240513A02HPP00

2024-05-13 10:33·中国新闻周刊·发布于北京

凌晨时分,张涵带着怒意在社交平台上发了一篇“小作文”,题目是《我把儿子的小天才电话手表禁用了》。
一年前,她在儿子的再三央求下购入一款小天才电话手表,儿子说班里同学都在用这个手表,不用这个手表就不能和同学加好友。起初,她看儿子只是偶尔打打电话聊聊天,没有太在意。直到无意中发现儿子平均每天玩手表接近两个小时,她才明白,儿子隔了半年又要换新眼镜的原因。
除了生气,张涵心里更多的还是担忧。上三年级的儿子从几年前就开始近视,这下可能会更难控制。视力受到影响之外,儿子使用时间最长的是聊天软件,加了很多好友,里面有很多陌生人。他不停地和同学聊天、发朋友圈,随时发自己的定位,曝光自己的隐私。张涵没有想到,一款手表让儿子完全失去了自制力,她觉得再不加以限制后果可能更糟糕。
在张涵发布这篇“小作文”后,不少家长都纷纷回复:为了手表,正与孩子“斗智斗勇”。不少家长设置好了使用时间和内容,但架不住孩子的要求会松绑,松绑之后孩子就会沉迷其中,家长“往往靠吼才能让他停下来”。
引发拉锯战的,是儿童智能手表日益“强大”的功能:拍照、美颜、加好友发朋友圈??在不少家长看来,儿童智能手表正在变得越来越像手机,但是儿童智能手表到底需不需要这些复杂的功能,成为他们内心的困惑。有些家长甚至感受到“被绑架”:如果一个班里的孩子都在用某一种品牌的手表,那么就不得不给孩子买一个同样的品牌,否则孩子就可能产生被孤立的感觉。
最初定位为“安全”的儿童智能手表如今“卷”起了配置与功能,这让孩子面临数字化生存的考验,也引发了社会层面的争议。
图/视觉中国
“碰一碰”背后的大市场
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儿童智能手表消费市场。我国5岁至12岁的儿童约为1.7亿人,儿童智能手表的市场普及率约为30%,大约每3个孩子当中就有1个有智能手表。
儿童手表的黄金期,从十年前开始起步。徐忠作为一名老“步步高”人,见证了儿童智能手表市场的火热,很多早期做手机、做平板的厂商都转向这一赛道。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可穿戴设备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为125.8亿元,增速高达471.8%。儿童可穿戴设备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方向,发展势头迅猛。
2015年,儿童安全智能手表迎来了“井喷式”爆发。仅在深圳、东莞、惠州等地就有300多家企业加入战团。这一年,小天才智能儿童手表也正式发布,打出了“电话手表”的概念,同时加入了微聊等社交功能。
“当大家知道小天才在做手表的时候,都跃跃欲试,只是这艘船早就满载了人。”20多年前,步步高就推出复读机、电子词典、点读机、学习机等一系列教育硬件。此前,徐忠在步步高北方某个省代公司负责产品运营和代理已有多年,2015年小天才电话手表推出后,他的工作重心转移到这款新产品的推广上,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部署好小天才电话手表的销售网络是一大挑战。
徐忠回忆,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他给所在省份招揽了上百位经销商,省内的十几个城市陆续售卖小天才电话手表。除了传统的教育渠道,比如图书大厦、商场柜台等,同出一门的手机品牌销售渠道给到这款新产品更广阔的舞台,小天才电话手表迅速出现在OPPO和vivo的直营店和专卖店里。
“虽然有渠道优势,但是当时推广得并不算顺利,798元的价格让很多家长望而却步。”徐忠说,红火一时的360、阿巴町等品牌,因价格相对低廉吸引了很多家长购买。相比品牌手表,当时整个市场更是白牌厂商的天下,这些白牌厂商低端、便宜,功能简单,售价可能只有几十元。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99元以下的儿童手表占比不到1%,但到了2017年占比就达到80%,白牌厂商借助三大运营商的加盟店,通过办卡送儿童手表的方式出货量迅速提升。
疯狂内卷之下,不少儿童智能手表品牌“自掉身价”,邦邦熊、卫小宝、亲觅等品牌的价格大跌,最终在市场上不见踪影。“你把自己的身价做下来之后,想要再上去就太难了。”徐忠并不认可用低价吸引消费者的手段。
惨淡的销售让徐忠意识到,儿童智能手表被消费者接受需要一个过程,想要在短期内拿到更高的收益并不现实。大部分厂家淘一把金就走,“这种品牌太多了,最终会消失不见”。
儿童智能手表诞生之初,是基于儿童即时通信和安全定位需求。“当碰一碰这种功能出现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别人有的功能我也要有’”。深圳市智能穿戴行业协会会长郑毅提及,在市场竞争初期想要迎头赶上对手的决心很大,不过后续发现赶超难度更大。
步步高在全国布局超过了18000个终端销售网点,在各省区主要城市设有超过400家服务体验店。据徐忠介绍,在步步高的经销体系中,会在销售中全程保价,比如产品卖不掉,一段时间后调价了,公司会把差价补齐,经销商不用担心产品降价的风险。“历经几十年打造出的这种代理商体系,其他品牌是没有办法在很短时间内复制的,尤其是代理商的忠诚度更是很难培养。”徐忠说,在这个系统内,哪怕最开始不赚钱,他们也会坚持下去。
在铺天盖地的广告中,小天才电话手表开始称霸儿童手表市场。据公开报道显示,小天才电话手表2015年出货量为107.6万台,2016年达360.4万台,出货量同比增长234.9%。截至2020年,小天才电话手表累计销量超2000万台。
小天才产品相关负责人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应,儿童手表产品来自家长对孩子的安全需求——家长怕丢孩子,“但从长远发展来看,我们认为市场需求的核心是沟通。无论大人还是孩子,沟通是每个人的基本需求,所以电话手表的核心需求是: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孩子与孩子的沟通。2015年上市的产品核心功能是通话、定位、微聊”。
小天才科技CEO金志江也曾表示:“儿童手表的核心需求是通讯,附带解决孩子的定位和安全问题等。但从长远发展来看,我们觉得这是不对的——如果中国的治安越来越好,是不是这个需求就不存在了呢?”金志江笃定,儿童智能手表的未来属于社交。
手表中的社交诱惑
在儿子反复要求一年之后,袁博终于给他买了一块小天才电话手表,身为工程师的他深知沉迷其中的害处。但随着孩子的成长,袁博意识到孩子的社交不能掉链子,“当孩子都在用手表聊天的时候,你的孩子聊不聊?”
有一天,袁博发现,儿子在本该写作业的时间和朋友聊天。一直以来比较听话的孩子竟然偷偷解锁了妈妈的手机,解除了后台的控制。起因是孩子想去踢球,没有得到同意,因此才想办法和朋友沟通再约时间,然而并不想被父母知道。
他还发现,儿子经常一天发几十条好友圈,内容包含“我今天在哪里吃饭”“我今天看了很酷炫的电影”等,发了之后就期待着好友的点赞和回复。这些好友是被家长筛选过的“圈子”,在强管控下,袁博的儿子一年下来加了七八个好友,这些孩子符合家长的标准:学习不错,有特长和爱好。“那些学习不太好的孩子,我们不同意孩子加。”
从“定位手表”到“社交神器”,小天才的核心功能“交友系统”是封闭的,只支持本品牌直接互相加好友,两只手表碰一碰就可以添加成功。这意味着如果一个班级里有两个孩子在使用该品牌的手表,剩下的孩子大概率就会开始用这个品牌的手表。
在郑毅看来,社交场景是厂家以成人思维捕捉到了孩子的
Copyright2023小老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