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95%,国产葡萄酒崩了

zzhs97f81

时间 2024年6月8日 预览 12

转载:https://new.qq.com/rain/a/20240607A0AAC500

2024-06-08 07:28·市值观察·发布于陕西

作者:文雨,编辑:小市妹
过去几年,外界几乎把所有的热情、兴趣乃至财力、物力都放在了白酒产业上,却少有人注意到,国产葡萄酒已经全线崩溃,甚至“全军覆没”了。
【利润暴跌95%】
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葡萄酒企业产量14.3万千升,同比下降33.18%,距离2012年巅峰的138万千升更是减少了近90%。
另据中国酒业协会的数据,去年全国规模以上葡萄酒企业总销售收入只有90.9亿元,相比2016年464.54亿元的高点下降了80%。更惨的是利润,去年规模以上企业的利润总额仅为2.2亿元,创下历史最低,相较2015年52亿元的高点已经跌没了95%。
▲图片截取自糖酒快讯
大量企业被淘汰出局。
2023年国内葡萄酒规模以上企业的数量减少15家至104家,相比于2017年高峰时的244家减少了57%。
即便活着,也是苟延残喘。
以行业相关上市公司为例,根据公开披露的财报,2023年,威龙股份实现营业收入3.85亿元,同比减少22.85%,归母净利润为亏损1.55亿元;ST通葡2023年净亏损约7284万元,*ST莫高净亏损4143.86万元;中信尼雅实现归母净利润367万元,同比扭亏为盈,但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869万元。
张裕几乎是唯一还具备盈利能力的上市企业,2023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1.89%至43.85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24.20%至5.32亿元。但在今年一季度,张裕的业绩也出现了大幅下滑,营业收入8.11亿元,同比下降28.34%,归母净利润1.59亿元,同比下降42.57%。
事实上,中国葡萄酒也曾有过辉煌的过往,2000年,张裕先于茅台一步登陆资本市场,并在此后10年一路高歌。到2011年,张裕营收达到60.28亿,相比上市时的8.74亿增长了6倍,归母净利润高达19.07亿,相比上市时的1.27亿增长了十几倍。在此前的2010年,张裕股价达到历史最高点78.01元,对应市值近633亿元,而当时茅台的股价刚刚站上百元大关,市值1700多亿,净利润也只有50.5亿。
2010年的张裕可谓豪情万丈,时任董事长孙利强提出要在未来五年将产能扩大至40万吨,2014年销售收入达到百亿,净利润突破30亿元。以当时张裕的发展势头,这个目标并非遥不可及,没有人会想到,此后行业大环境会如此出人意料的急转直下。
【夹缝里求生】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按照约定,葡萄酒进口关税要在3年内从65%降至14%,此举造成的直接结果是外资品牌从2004年起大量涌入中国。
中国是一个没有红酒文化的国度,本土酒企在技术工艺、产区建设、品牌营销等方方面面均落后西方,长期以来市场并没有被打开。外资品牌带来了先进的发展理念、营销手段以及品牌价值,国内葡萄酒的市场培育因此得到有效发展,带动产业空间快速扩容,进口葡萄酒吃肉,国产葡萄酒则跟在后面喝汤,这才有了21世纪第一个十年整个行业的大发展。
民生证券此前做过统计,2002年-2012年,中国人均红酒消费量从0.25升大幅攀升至1.31升,即便在2008年-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中国人均红酒消费量也依然保持增长,由2007年0.62升提升至2009年0.85升。
2012年限制三公消费是一道分水岭,包括白酒在内的中国整个酒行业都遭受了一场巨大的洗礼。不同的是,白酒在经过短期调整后走向复苏,凭借品牌升级的逻辑再创辉煌,2018年-2023年,规模以上白酒企业的收入从5364亿增长到7563亿元。
白酒升级成功的根本在于中国拥有几千年的白酒文化,既拥有炉火纯青的酿造工艺,又拥有长期积淀的品牌价值,还拥有庞大的忠实客群,而所有这些,葡萄酒都不具备。况且每个人一年的饮酒量基本是个定数,白酒的向上很大程度上直接挤压了葡萄酒的生存空间。
另一边,中国葡萄酒的潜在消费者数量非常有限,早期外资品牌进入能为行业开拓增量,以张裕为代表的本土酒企也能从中受益,二者是竞合关系,但随着进口葡萄酒愈发强势和凶猛,双方逐步向存量竞争关系转变。根据中国酒业协会的数据,2015年进口葡萄酒在中国市场占有率只有32%,但到2020年这一数据已经提升到50%以上。
一边是白酒挤压,一边是外资同行打压,国产葡萄酒只能在夹缝中求生,一时方寸大乱,就拿领头羊张裕来说,过去十年整个公司的战略布局一直是飘忽和摇摆的。
2015年,张裕推出三大系列新品,战略目标直指进口葡萄酒;2016年张裕再次转身,布局大众价位和大单品葡萄酒;2018年,周洪江接替孙利强成为张裕新任董事长,又把白兰地作为新的发力方向。
多年操作下来,钱没少花,但始终不见起色。整个周洪江时代,张裕的营收由2018年的51.42亿下滑到2023年的43.85亿,归母净利润更是由10.43亿降至5.32亿,直接腰斩,期间被周洪江寄予厚望的白兰地业务收入也只是从9.99亿微弱增长到11.53亿。
回头来看,中国葡萄酒曾有过几年战略机遇期,只可惜本土酒企并没有抓住这来之不易的发展窗口。
【历史不会重演】
2020年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将自2020年8月18日开始对原产澳大利亚的进口装2升以下容器的葡萄酒进行反倾销调查,并于2021年3月28日起对澳葡萄酒征收5年反倾销税,税率在116.2%至218.4%之间。
在此之前,澳大利亚葡萄酒通过补贴在中国进行低价竞争,对国内葡萄酒行业造成了严重冲击。数据显示,到2019年,澳洲葡萄酒在中国葡萄酒得进口额中的占比是最高的,达到
Copyright2023小老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