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有道、搜狗、搜搜、Google、Bing、Yahoo等搜索引擎排名
关于我们关于我们
催眠性指导5

一、自我催眠暗示疗法的还原五步:复注重感描

(1)复制: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场相互复制。(这里的复制包含了上面所说的场复制的各种技术,打破,引动,专向快速通道的建立,转向桥的建立等。)
咨询师可以主动要求或暗示来访者跟随自己的动作,也可以跟随来访者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建立好专向快速通道。跟随来访者一段时间后,来访者习惯了那种同步的感觉,这个时候,咨询师可以主动改变复制而来的场,来访者也会随之改变。这就是同频共振的作用。

(2)注意:意念贯注。
外间世界纷繁繁琐,随时随地都有大量的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但是,感觉器官接受外界刺激的能力又是有限的,因此人就要有选择地接受外界刺激,使人能对这些刺激进行细致加工。人的意识的这种属性就是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者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是说由于感觉器官容量的限制,心理活动不能同时指向所有的对象,而只能选择某些对象,舍弃另外一些对象。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能全神贯注地聚焦在所选择的对象上(最好是能集中在一点上,比如看一个人的眼睛,最好是只看一只),表现在心理活动的紧张度和强度上。注意能使所选择的对象处于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的中心,并加以维持,从而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的加工。这说明注意不是被动的,而是积极的,主动的。是人进行心理活动的一个必要的条件。注意使能量集中于某一处,这样其他部分被关注的程度减弱,实现选择性注意。
让来访者按照顺序移动他的注意力,不要遗漏一些重要的部分或环节。注意力可以到达身体的任何部分,可以到达场景中的任何地方。但一次只能到达一个部分,到达一个地方。越细致注意力越集中。注意这个部分的感受。“注意”的意义还包含咨询师要随时注意来访者的细节反应。

(3)还原因子:原始的相对关系,可以作为原始的参考标准。现实中的事件(事情,事物,人物)都可以经过对称还原,得到相应的还原因子,还原因子用[D]i表示。还原因子有各种表现形式,取类比相,可以将现实中的很多事件归类于同一还原因子的载体,还原因子的载体系统可以用[ZT]d表示。比如,声音这一还原因子。声音是由于波动而产生。那具有波动性质的很多事件都可以归在一起,比如海浪,电波。如果咨询师想提到自己的声音,而又不便直接说出的时候,可以将自己的声音还原为波动,进而变换成海浪的声音。这里,我们也看到,还原作用和变换作用是相互促进,一起运用的。伴随还原因子的有各种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还原因子的提取是形象性的,只要提到就可能被提取,而不论是代表还原因子的词语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比如,咨询师和来访者说,你不要去想小白兔,千万别想小白兔的两只耳朵,来访者接收信息后,是先提取了小白兔这个因子,出现小白兔的形象。然后才告诉自己,咨询师不让我想小白兔。所以,在促进来访者信息重组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那些负面的词语。比如,当咨询师想对来访者说,你不会再烦恼。可以换成是,你会很高兴。
还原因子的运用:以下是一段催眠导语,可以明显看出催眠中对还原因子的运用。
……这一天的大部分时间,巡航船上的乘客都在看着水面,听着波浪拍打声,感受船那来回摇摆、来回摇摆的节奏……慢慢进入更深的更深的疆界……(催眠指导中来访者作为参与者——旅客,听咨询师的声音——波浪拍打,这声音又节奏地来回摇摆。最后一句是进入更深催眠的引导。用的是同样的还原载体,更深更深的疆界与更深更深的催眠状态都可以还原成更深更深的潜意识。)……呼吸的空气是如此清新……环境那么安全宁静……许多旅客,更舒服地坐在桌前,开始释放所有的担忧,紧张,只是越来越放松,意识到不用做任何事情,只要专心于一个需求:照顾自己的内心需要……(来访者的呼吸会进入越来越放松的状态)
……随着夜幕降临……很慢但不可避免地来临……海面看不见了,尽管波浪拍打的声音仍可以听到……不再有阳光的炫目,躺椅上的旅客们开始享受凉爽、愉悦的夜晚……过一会儿,桌上的一盏灯打开了,但很快又关掉了……这样持续一会……(来访者自发的闭眼被复制并还原变换为“夜幕降临”;而后这很和谐地与咨询师的声音——被还原成的海浪拍打声连接。而后来访者在咨询师注视下轻微的不舒服也被还原变换为阳光炫目,并被用来引向更深的放松。最后,来访者偶尔睁眼,这被还原变换为一盏灯的打开和关闭。)……不久,船长建议,该进船了……旅客们慢慢在桌后低下头,被各种活动所吸引……这种吸引力偶尔会被轮船号角声意外打断……但船长继续说话,保证那号角声只是另一只船静静地经过所发出的声音……于是对内部活动的注意开始再次产生……(咨询师——被还原变换成的船长,用催眠建议来引导。来访者低头的动作被还原变换为桌后的动作。而来访者对隔壁房间的电话铃声的反应,被还原为轮船号角声,并且咨询师保证听到这样的声音来访者会进入更深的催眠状态。)
通过上面的催眠引导语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现实中的一切都有其还原因子,并且可以从还原载体系统里找到一个适合语境的载体进行变换。而整个还原作用中,其实就是找出现实中、观念中事件的还原因子,自然地将还原因子重组(或者将还原因子变换后重组),改变各还原因子之间的关系,从而使来访者改变对现实世界的看法。我们可以将还原因子组织成一个故事,在和来访者分享这个故事的时候,引动来访者的还原因子,从而使来访者主动地重组自己的记忆。

(4)重组:
①两种重组方式:
a.一种是提取大脑中的还原因子,将过去经历的场景还原。重新组合的场景是过去经历过的,按照存储顺序,重新组合一次。这是一种将来访者从当下时空跳转到过去时空的方法,是回忆的过程,我们可以将这样的重组方式称为回忆重组。
b.一种是提取还原因子后,将还原因子按照想象顺序重新组合。我们可以将这样的重组方式称为再创重组。
②判断重组方式
可以通过观察来访者眼睛的转动,判断其重组方式。对于右利手的人来说,眼睛左视是回忆重组,眼睛右视是再创重组。左利手的人相反。咨询师可以提出某些关于单一通道(视觉通道,比如可以提一些关于颜色的问题、听觉通道,可以提一些关于声音,哪个人说了什么话的问题,感觉通道,可以提一些关于触觉的问题)的引动性问题,通过观察来访者的眼睛,判断来访者是哪种重组形式。
③重组内容
a. 眼睛上视——对视觉因子的重组。
b. 眼睛中视——对听觉因子的重组。
c. 眼睛下视——对感觉因子的重组(眼睛左下视是自我对话的重组,右下视是感觉因子重组)

(5)感动:因感而动。来访者接收咨询师的能量,直接在大脑中枢形成相应的相对关系,获得感觉刺激。并由此相对关系发出运动指令,使效应器产生相应运动。

(6)描述:各种描述技术。
复制描述,整体描述,积极描述,自我描述,当下描述

二、元式催眠|给女儿做催眠+场景江滨公园(第五次)

昨晚又给欣欣做催眠了,她特别享受。刚开始她还是很兴奋的,做到最后也是快睡着了。

我用的是五指分开测试和导入。欣欣的左右手分开比较大。

四种暗示感受性是躯体型,情绪型,梦游型,智力型,他们的特点如下图《欢乐颂》中的人物形象特点

我娃当下是梦游型的,比较容易接受暗示信息。

接下来我做了一个5-0的加深,在我打响指说“睡着”的时候,还是憋住了笑,接下来我给她做了30-0,这是让她进入更深的催眠状态,也没按照讲义的来,大概意思下来,慢慢地,我可以感觉到她平静下来,迟缓下来,最近她有点咽炎鼻炎,总是要清嗓子,我感觉到平静下来的时候,清嗓子不是那么明显,频率也变低了。

最后我做了场景,都是清晨的大海,先是按照群里的描述轻轻地读出来,中间加入一些“深呼吸,身体更加地放松”的暗示。接下来我开始带她进入黄昏的江滨公园,这是欣欣自己要求的场景,傍晚我也带小的去江滨公园转了一圈,看了落日,我就把那种景象向她描述了一遍,做到最后,我看她睡着的样子,有点不忍心唤醒她,不去唤醒她就真的睡着了。

我问欣欣,你感觉怎么样?欣欣说自己喜欢黄昏的海边,在这个场景中,她的思绪很多,说想到了课本学过的场景,还有同学什么的。

我认为,催眠是跟潜意识最近的状态

Copyright2023小老板科技